第125章 魂游阴曹地府十二站(上)-《钟馗是我把兄弟》


    第(2/3)页

    肖帅帅和一干差官把我们送出善恶司,有一名阴兵带着刑本随行,临别之际肖帅帅意味深长地说:“冯爷一路当心啊!”

    当时没听出意味,就客气谢过之后,在阴兵的带领下上路了。

    从善恶司出来,在阴兵的指引下,我们踏上了一条崎岖颠簸的路。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地方?”

    阴兵非常尊敬地回复:“回冯爷,此路叫黄泉路!”

    我纳闷:“黄泉路,那鬼门关外的阴阳路不是黄泉路吗?”

    阴兵说:“冯爷您误会了,阴阳路顾名思义,在阴阳交界处。在阴阳路上的鬼魂,如果抢救及时,是可以自己还阳的。但过了鬼门关踏上黄泉路,就断无还阳的可能。”

    “哦,是这样!看来我搞错了。”仔细观察才发现,此处确实和阴阳路不同,上空比阴阳路黯淡了许多,而且地下没有一丝尘埃和土地,不知道踩的是什么东西。路也很窄,显得非常压抑。

    黄泉路上有很多赶路的阴差,他们手里拉着锁链,身后扯着各种各样的鬼魂。有的紧紧跟着阴差,不停地说着好话,什么:求求你放了我,回去给你烧好多好多纸钱。不过阴差面无表情根本不予理睬;有的则浑浑噩噩,迷迷糊糊,或者哭嚎震天不肯迈步,这些全靠阴差拉扯前行。地府阴差都恪尽职守,严格执法,根本不会为之所动。他们所做的都是无用功。

    因为路窄,有些地方略微拥挤,不过看到我,阴差好像都认识,赶忙打招呼把路让出,供我们先行。

    走了三天三夜,总算走出黄泉路。在黄泉路的尽头,到处都是已经饿的走不动路的鬼魂,不过在阴兵的驱使下还得赶路。不过奇怪的是,我们却不是很饿,一路没有进食也不觉得怎样。

    问起缘由,随行的阴兵告诉我说:“其实那些感觉饿的鬼魂,都是生前贪欲过重,走黄泉路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点点惩罚。”

    可能有人会问,那阳间的亲人不都会烧一些纸钱纸马吗?为什么黄泉路上没有?

    当然不是地府贪污了,这个问题我也问过阴兵。他告诉我说:阳世的供品都在供养阁,需要等到鬼魂过了阎罗殿才能领取。否则身负重罪的亡魂还能享受良好的待遇,那岂不是乱套了?

    出了黄泉路,阴兵告诉我说:“冯爷,下一站就是望乡台了。”

    又赶了一会路,望乡台还没看见,倒是先听到了一片片振聋发聩的哭声。

    沿着路线转进一座山间,看到前方坐落一个高大的石台,赤红大笔字写着“望乡台”,石头边上密密麻麻爬满了望着远方的鬼魂,震天的哭声就是从他们嘴里传出的。

    领着外婆走上“望乡台”,周围的阴差给空出一片地方。我站在台上观望,发现四周泛着颜色较为黯淡的红光,且台上阴风阵阵,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外婆看着那些红光,表情起了变化,泪眼婆娑,时而悲伤嘴里说着:“傻丫头,别哭了,娘都走了这么久了还哭。哭坏了身子可怎么办?”;时而微笑嘴里说:“老头子,想不到你还会哭,一辈子也没见过你这样。”

    我纳闷自己怎么看不到,随行的阴兵告诉我说:“冯爷,您不是鬼魂,所以看不到。望乡台是南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因体恤众生不愿死亡、惦念家中亲人的真情实意无处抒发,这才发愿而成的。为的是让亡故的灵魂,能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

    虽然我也心里难过,但那是因为看到外婆伤悲的原因。我还能回去人间,可她却永远回不去了。至于外婆心里,那种再也见不到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想必只有她自己能体会到。望乡台上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过也算是我以权谋私了,估计不会有阴差前来驱赶。留着外婆再多看一会,我随意闲逛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