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名戴眼镜的女学生站起来提问道。 “这位同学,你说你叫什么?” “李雪梅。” “你是华国人吗?” 李雪梅这名字,周文海觉得应该不是韩国人的名字。 “是,我是华国留学生。” “这位同学,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是,周会长您请问。” “雪梅同学,你一个华国人,到韩国来学习日语,你是怎么想的?” 对此,周文海感到不可思议地问。 台下有些人哄笑起来。 “我,我当时只有中文学系和日语学系可以选择,所以我选择了日语学系。” “牛逼。” 周文海竖起大拇指用华语说。 “我还想再请问一下,在场的有没有华国留学生选择了中文学系的?” 周文海的话一出口,台下陆陆续续有几名学生举起了手。 合着你们这几个人都是来混日子的? “关于李雪梅同学的问题,我是这么想的,从李氏朝鲜时代开始,我们就和华国,那时候叫明国,李氏朝鲜是他们的藩属国,壬辰倭乱大家都知道吧?” “是。” 台下的学生回答。 “那时候明国的国力日渐衰弱,但他们还是先后派出了20万士兵来帮助我们击败了倭国,在当年的明国况且如此,那么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周文海在说这番话时,他注意到他的话还没说完便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 “周会长,我是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的朴浩,针对您所说的事情,我个人有一点意见,明国的确是在战场上帮到了我们,但是真正抗击倭国还是是以我们朝鲜的将领为主,比如伟大的李舜臣将军。” 周文海冷笑一声,“我说这位同学,倭国关白丰臣秀吉的部队在一个月之内攻陷了朝鲜八道,当时的朝鲜宣祖李昖被迫逃往了明国,没有明国的军队,仅凭李舜臣将军和其他连名号都排不上来的人就能打败倭寇?你怕不是在痴人说梦吧?” “朴浩同学,有时候我们学习历史呀,不要只从自己国家的课本上去学习,也要去看看别的国家对于那时候发生的事是怎么评价的,然后综合进行考虑,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你懂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