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龙文章点头应道,看来团座是铁了心要救那老两口了,随即他也不再犹豫,转身出去安排接下来的事宜。 …… 除了抓紧时间紧锣密鼓搞训练的川军团,隔壁的虞师最近也没闲着。 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虞啸卿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美式支援。 前段时间在印度的蓝伽训练营成立。英国佬提供场地,美国佬出钱,华夏方向则源源不断地从驼峰线往印度投送士兵。 应上峰要求,他将主力团和特务营的一批精锐送到那边接受美国佬的整训。 英国佬急于收腹他们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而美国佬也很在意这片土地上的资源。所以盟军指挥官迫切希望华夏方面能尽快打通滇缅公路,一度催促着华夏高层们发起反攻。 华夏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这一点对于盟军来说恰恰相反,他们有过盛的物资却没有足够的士兵去打仗,或则说他们在东南亚的士兵比一群娘们还娇贵。 42年底各种武器装备被运送到滇西的前线部队,华夏高层也在筹备着即将展开的大反攻。但那位光着脑壳的最高长官此刻却有些犹豫,一边与盟友虚与委蛇一边做着自己的打算。 因为他的目光还盯在本国那糜烂不堪的正面战场上,实在没有精力去操心别人家的火情,虽然这片大火已经燃到自家后院了。 但是日本人现在不也没进攻吗?国内的大部分高官抱着能过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反正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刻急什么。安逸,还是为了一个安逸! 至少在这一点上虞啸卿和那些不思进取的废物还是有区别的,他一心想立不世之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也不想一辈子被人扣着个二世祖的称号。 上一次的怒江攻防战,川军团的武器让他大开眼界,那批美械装备果真是强得不止一星半点。所以他迫切的想要自己的部队也拥有那样的武器装备。 为此虞啸卿倒展现出鲜为人知的一面。上峰拿运输不便为理由搪塞他,他就自己修路开道。上峰又说物资短缺,他又各种求人、上下疏通拉关系。说不完的好话费不完的劲,活脱脱像个讨饭的一样。 也算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如今那批前往蓝伽训练营的士兵也陆续返回,一起回来的还有大批美械装备和来自盟军的技术顾问。 加兰德、m1卡宾枪、汤姆森、喷火器、运送过来的武器勉强够装备他一个主力团,而且许多枪支磨损得比较严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