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两更合一)-《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第(3/3)页

    “龙团长已经出发了5个小时了,可能还在进军暂时联系不到,不过他们到达预定位置后应该会主动联系师部的。”

    方敬尧解释道,因为距离原因,师部与一团之间已经无法用无线电步话机进行联络了,想要取得联系只能等他们架设电台。

    “不可能吧,都走了五个小时还没到?”

    廖铭禹有些意外,扯过一张地图严谨地观察起来:“我所指定的位置距离三团也就六七公里,5个小时赶到那里绰绰有余啊。”

    不会这小子又有什么别出心裁的计划吧?廖铭禹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以龙文章的性格来看极有可能做出这种事。

    “算了,先不管他们了,开阔地那边的情况怎么样?200师那个轻步兵团没出什么问题吧?”

    因为一团被调走,主阵地右翼出现了一些空缺,廖铭禹特意从最后方的200师调了一个步兵团过来,就因为这还惹得高吉人不高兴。

    现在200师被安排在东北边,远离了整个主战场,若不是廖铭禹一再向高吉人保证后面定会让他们上场,脾气火爆的高师长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呵呵,说来也有趣,这个轻步兵600团倒是和日军打得有声有色,我特意派人过去观察了一番,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他们居然还牢牢的守住了阵地。”

    “不会吧?那支仗都没打过的新兵团居然挡住了小鬼子的进攻??”

    “嗯,确实如此。”

    说到这个方敬尧也有些意外,原本计划调600团到那边就是去败的。

    因为担心计划出现纰漏,所以也并没有和他们讲明,只是告诉了该团团长董瀚,如果日军火力太猛可以选择向后撤退。

    但以一个新兵团去面对如狼似虎的18师团,结果已经不言而喻。

    只是真实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个600团居然硬生生扛住了日军的进攻,难道对面小鬼子也在放水?

    “还真是怪呢,既然他们能守就先暂时不动,看看日本人下一步将做作何打算。”廖铭禹沉声吩咐道。

    此时600团阵地上的董瀚也有些莫名其妙,可以说他一整天都陷入在这种情绪之中。

    先是早上莫名其妙的被安排到这处阵地上驻守,要说这块开阔地吧也算整条防线的关键要地,这么重要的地方再怎么样也轮不到他这支部队来守吧?

    然后那位总指挥便发来了命令,关键时候可以允许他视情况撤退,这算什么?那到底是守还是不守呢?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扯的是对面进攻的小鬼子就像不会打仗一样,进攻了一整天结果连阵地50米都没打进,每次都是冲到一半就往后撤了,而且士兵的准头出奇的差,除了后面步兵炮能给600团带来威胁以外,被子弹打死都士兵屈指可数。

    只要进攻的队伍中伤亡超过三分之一,他们立马掉头就跑丝毫不拖泥带水,这让董瀚不得不感叹:你们难道也是新兵不成?

    其实正如他所想,进攻右翼开阔地的日军165联队正是与他们一样的新兵部队。

    整个联队只有三千人出头,而且满打满算能有两百个打过仗的老兵就不错了,其他全是才放下书本和锄头,只经过了短短两个月基础训练的学生与农民。

    这倒也给了600团极大的自信,在这种强度不大、对手战斗力也不高的防御战中,他们完全是如鱼得水,和敌人打得绘声绘色。

    55、56师团暂时撤退后,日军没有再发起新一轮进攻,只不过他们的炮兵却将满肚子的怨气通通倾泻到三师阵地上。

    既然已经把火力暴露出来了,主力团的三个炮兵营同样不甘落后,调整炮口角度开始还击,与对方来了一场激烈的炮战。

    炮火漫天,双方的炮弹你来我往,没完没了的朝对方砸去,巨大的爆炸声响彻云霄,一刻也不见停息。

    两边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山炮,较大的射击角度让彼此都能让炮弹越过山体轰向对方。

    但博福斯75炮明显比日本94式山炮要精准得多,射程与射速上都占优势。

    只是小鬼子的94式山炮重量比前者要轻,只有500多公斤,非常方便在战场机动。

    相比于三个炮兵营那些技术还不到家的战士,日军炮兵们却显得极为老练,多次搞出“山炮游击战”的把戏。

    小鬼子利用自身灵活的优势,通过骡马快速将山炮群转移阵地,短时间内迅速发射两轮弹幕,然后再次快速转移,往往搞的战士们很是恼火,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伤亡。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实战是最能磨砺人成长的过程,虽然炮战多少被日军所压制,但三个炮兵营的战士们也在与小鬼子的对抗中慢慢进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