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张昶两会献纸-《汉灵大帝》
第(3/3)页
一些儒学者本身就是豪族子弟,他们想回去在自己庄园里办个牧场。想向周赢买些蝗虫回去时,周赢告诉他们,二十多万石蝗虫几乎在近三个月内让京都附近的豪族买光了。劝农庄里这点蝗虫只够牧场自用,没有多余的了。
第二天,两会就就进入实质性的研讨和交流,会议被安排在原参议胡广的府第。
胡家搬走后,买主还没有搬进去。太傅令人找到买主,洽谈租用场地一事,当宅第的新主人河东卫家得知是用于开帝国两会时,不仅不要钱,还安排四十个下人随会伺侯。
小门小户往往眼睛盯着钱,而大门豪族更注重名。只要有了名,就能更容易地赚更多的钱。
两个会议分别在宅第的前半区和后半区举行。前半区是厅堂回廊房舍一类的建筑,后半区是围绕后花园的卧房区。儒学者研讨会无论是组织者品秩还是与会者社会地位,是工匠方士会议无法比拟的,不用说,他们有优先挑选权。出来混都是有潜规则的,古今皆然。儒学研讨会选了后半区,使得他们的会议形式显得很箫洒,攸闲,有点象现代豪门的派对。
除了正式的参会代表外,洛阳太学的一些太学生也自愿参与这一盛事。他们提供一些文书方面的服务,找机会向代表请教各类疑问,甚至参与会议的讨论。
牛弘上午参加工匠方士会议。牛弘先向工匠了解帝国冶铁方面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工匠们七嘴八舌,作了汇报,还重点讲了风箱这一鼓风技术给冶铁带来了变化。一些帝国官营的大型冶铁作坊都用了水力驱动风箱鼓风,同样的冶铁炉,每天的出铁量可以提高七成左右。而且出来的铁品质好,杂质大大减少。这使得后期的炒铁炼钢有所简化,降低了钢的成本。浇注铁件时成品率也大大提高。
牛弘对冶铁工匠大加赞赏。尽管风箱技术是帝国下旨强推的,但他们不仅接受了这一项技术,还充分挖掘技术潜力,推动冶铁技术的进步。
乘帝国的冶铁工匠们在场,牛弘要推广一项在现阶段就能上马的新冶铁技术。
牛弘说,煤用于冶铁,是一项大的技术进步。但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煤中的磺(硫)大部份进入铁水中,使铁变得很脆。把这类铁炒炼优质钢劳神费力,成本很高。
要把煤先烧成焦炭,再用焦炭冶铁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怎样把煤烧成焦炭?是不是与木头烧炭一样的?”有工匠问。
“是的”,牛弘答道,“基本形式是一样的,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牛弘接着说:“煤里面有很多宝贝,你们用煤直接冶铁把这些宝贝白白地烧掉了,炼出来的铁还脆。用煤烧焦炭过程中,要把烧出来的气体用管子接出来,冷凝回收。变成煤焦油。煤焦油里有很多宝贝,要把煤焦油里的宝贝炼出来就要用到帝国的方士了”。
这一下,帝国的方士们似乎明白过来了。原来天子让他们来开会真的不是让他们来炼丹的,而是从煤里面炼宝贝的。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