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大明宗藩制度改革初稿》-《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第(2/3)页

    至于她的三位兄弟,至今下落不明,自然不会统计在内。

    此外,潞王、鲁王、唐王、楚王、桂王、衡王、秦王等亲王,大多数都被接到了南京城。

    那些在被农民军杀了全家的,或是失踪的,也都由礼部找近支宗室袭藩。

    朱媺娖既然在今日讨论宗藩问题,就代表宗藩的主要力量,27位亲王都已在南京,被她控制住了。

    这些亲王暂时都由她从内帑出钱养着,自然不会给多好的待遇,基本就是一座勉强住一家人的宅院,以及保证吃穿不寒酸而已。

    因此,27位亲王加在一起,一年也就花费个几万两银子,算不了什么。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朱媺娖是计划在将来将亲王们都送到海外去的,这次财政会议会顺带讨论下该问题。

    “再说说以前宗藩们的俸禄吧。”朱媺娖道。

    黄道周将工作簿翻了几页,道:“我大明对宗藩俸禄经过数次变动,至崇祯朝时,亲王岁禄减为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

    朱媺娖及众臣听了都皱眉。

    如果按照崇祯朝的宗藩俸禄严格发放,别的不说,单是613位郡王,一年就需要发放122万6千石粮食。

    再算上其他级别的宗藩,这个数字只会更大。

    何况,按以前朝廷的惯例,亲王、郡王消耗财政的大头并非岁禄,而是宗藩产业。一般都是田地,或是当地某些税收、矿产等资源。

    所以,宗藩问题虽然并非大明的第一大问题,却绝对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大明迟早要被越来越庞大的宗藩人数拖垮财政。

    想到这里,阁臣们都坚定了革新宗藩制度的心思。

    朱媺娖则发言道:“诸卿都看到了,当前大明宗藩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否则,即便朕与诸卿驱除清虏、靖平天下,也至多为大明续几十年的命罢了。

    至于宗藩问题如何解决,朕之前与诸卿有过多次讨论。今已让秘书处制定了一份《大明宗藩制度改革初稿》,诸卿都看一看吧。”

    朱媺娖说完,早已准备好的刘珠便将早已准备好的八份白皮册子分发到众臣的桌上。

    接着便是一片翻阅声。

    郝光明在另一边通过手机摄像头,看到这一幕不禁截屏,录了个十几秒的小视频,觉得挺有意思的,下意识想发到网络上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