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媺娖知道夏允彝在福建任知县时,革除弊俗,做得很不错,便让他主抓新政相关事宜。 夏允彝不负朱媺娖所望,在落实新政工作中表现颇为出色,因此被擢升为同知,依旧主管新政落实工作。 “副尹,公告张贴好了。”一名吏员过来禀报。 夏允彝看了眼周围围观的百姓,便道:“那便念给百姓们听。” “是。” 虽然冬季八点略有些早,但如今南京人口上百万,早上起来做事的百姓也有许多。 经过府衙前,见张贴了新公告,那些不着急去干活做事的,便停下来观看,或是等人念公告。 毕竟府州县乃地方官府,出台的任何政策,都与百姓息息相关。 这些人中不乏一些勋贵、士绅、地主家负责采买的管事、仆人。 听完了公告,一些管事直接将采买的事交给底下仆人去做,自己则赶回去向主人禀报此事—— “什么?今日就开始清丈田亩?昨天朝中不还在议此事吗?怎么这么快就要落实了?” “阻挠清丈田亩者,重则斩首、抄家流放,轻则籍没屋宅田地,迁徙北方?朝廷竟敢如此重罚?不怕激起民变?!” “唉,我昨日还准备去同赵家商议此事该如何应对呢,没想到今日就开始了。而且一出手便势如雷霆万钧,朝廷简直不给我们活路啊。” “去看魏国公府的刘管事今日是否在家,老爷我要去拜访他···” 应天府的清丈田亩公告一出,顿时南京城内外暗流更加汹涌。官府这边,却是按部就班地开始做事。 如夏允彝,在张贴完公告后并没有进去,而是在府衙外做出了迎接准备。 一户房典吏忍不住问:“副尹,我等这般恭候,莫非是朝中要派钦差下来?” 夏允彝知道这个典吏户房新招的一个秀才,才三十出头——若在以往,这等人必然皓首穷经,以求中举,选择来做吏员的极少。 可自从新政落实,官吏之间再无鸿沟,大批吏员被提拔为官员,一些中举无望的读书人便纷纷选择到地方衙门应聘为吏员。 夏允彝虽然跟这个秀才不熟,但还是耐心道:“此番清丈田亩非比寻常,故朝廷下派清丈专员到地方衙门指导、协助落实清丈之事。” “清丈专员?”这典吏露出疑惑之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