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一套大明的动土仪式后,京津铁路正式开建! 除了堵胤锡、章旷领着一板子文官在场,堵胤锡还调了督标(第十四镇)的一营边防军过来镇场子。 宛平县余留的少数士绅地主以及平民百姓,也都被知县请来观看仪式。 这是铁建团的建议,避免以后当地百姓对铁路、火车有所误会。 说起来,后世带清修建这神州第一条铁路时可谓困难重重,据说完备的计划因各种原因被老佛爷搁置了十几年。 明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就要建设铁路的,却一直拖到甲午海战之后才进行,到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才建成··· 大明如今的情况却是与当时有很大不同。 接连经历过伪顺、伪清入京师,再经历了大明北伐,京师周边人口十不存一,跟“人烟稠密”四个字都不沾边了,铁路不论占田、还是占坟,都没人敢来提出异议。 至于士绅地主,即便没有在之前连番兵乱、天灾中死掉、逃亡的,后来也因剃发易服留了金钱鼠尾鞭而北逃一大批。 只不过那批人没有真的逃掉,而是大部分都被明军抓住,成为罪囚罢了。 所以,宛平即便是曾经的京师左近上县,如今到场的士绅地主也不过五六人。 这几位之前都是逃往附近深山或是南方,才躲过了种种劫难。 此时,瞧见数万铁建局从工屯兵中招收的铁路工人,拿着锄、镐、锨等工具,在从宛平到大兴的官道左近两三里外的一条长线上开挖铁路地基,蔓延而去,气势犹如开天辟地,都不禁露出好奇、震惊之色。 “这铁路究竟是什么路?仅宛平到大兴这一段就要动用数万青壮?” 另一人则不禁感叹道:“怕是当年隋炀帝开挖大运河,气势也不过如此了。” “嘘!”旁边朋友赶紧提醒这人,“张兄慎言!” 张姓士绅也意识到不该拿隋炀帝比喻当今圣上,忙紧张地看周围,见绝大多数人都注意着那震撼的动工场面,并无几个人注意到他的话,这才松口气。 于是忙向朋友道谢:“多谢耿兄提醒。” 耿鑫道:“前年你我一起逃往天门山中避难,如今好不容易回到宛平,自当相互扶持。” 张瑞点头,“是该如此。” 耿鑫又道:“我听闻这铁路需以铁铺就,比那砖石道路还要便捷许多,又听说是专门给一种冒火的车跑,也不知是真是假。” “以铁铺就道路?”张瑞震惊无比,“朝廷怎可如此奢靡?便是铁多得没处用了,也不必如此吧?况且,用铁铺路不怕人偷吗?” 耿鑫笑道:“朝廷的东西是那么容易偷的吗?即便是偷到了,恐怕也会没命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