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何况,一家人完全依赖一人赚钱养家的情况也是很少的。 当然,仅以普通教师的薪俸对比某些地方私塾塾师赚的钱,便有又不足了。 可对比另外一些地方,一些私塾塾师赚的钱又不如小学普通教师。 孰高孰低,得看地方。 然而,有些事不是有钱就能办好的。 王参之将电文放到了章旷桌案上,便道:“抚台,即便经费足够,可这小学所需的先生却未必好招。另外,强制适龄孩童们上学也就算了,还要求女童也上学,这恐怕会引起地方非议。” 章旷道:“这些问题我也知道,找你来就是询问是否有办法解决。” 对比三弟王夫之,王参之才智较为平庸。 他苦思片刻,皱着眉头道:“先生我们可以先试着从地方读书人中招募,若无法招足,或许可以打那些罪囚家属的主意。 至于让女童读书,卑职也不知道会有何等结果。但若是能将男女分班,在让小学女班用女先生,甚至令一校因男女而划分两部,或许可有效减少非议。” “用罪囚家属?”章旷露出沉思之色,“此事恐怕我一人上书未必有用,或许该求助于督师。” 直接让罪囚当教师,朝廷肯定不会同意,甚至章旷等人也不愿意如此——那些人既然投效清虏,如何能再让他们为人师表? 倒是罪囚的家属,说到底多半是受牵连,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或可考虑一用。 但能不能成,章旷也说不准。 思来想去,章旷最终道:“还是先联络各州学、县学的官员,让他们五日后到京师巡抚衙门来开会商议此事。会后,让他们先尝试从当地读书人中招募教师试一试吧。” “是。” 王参之应了,当即前去办事。 顺天府不小,接下来这段日子,即便学科人员都动起来,恐怕通知各地也需要不少时间。 两人虽说要从当地读书人中招募教师,可实际都不报太大希望。 因为在当世而言,当教书先生对读书人而言算是较靠后的选择。 更别说,小学给教师定的薪俸虽高,可相较于三府的塾师而言,其实还是偏低的,且还要受到学校管制,不自由。 因此,王参之走后,章旷歇了一会儿,便动身去找堵胤锡商量请用罪囚家属的事,以备万一··· /130/130845/3124694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