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汉朝之后,神州人虽然一直希图获得更多的蔗糖,乃至获取这一技术,奈何后面处于南北朝时期,战争不断,也没出现大统一的强力王朝,自然就办不成这件事。 直至大唐。 据说唐太宗让王玄策出使印度,目的之一便是带回蔗糖制作技术。王玄策也不辱使命,确实将这门技术带到了神州。 由此神州掌握制糖技术,并精益求精,在唐代制糖技术便反超印度。 之后一代代进步,等到明朝已然出现了利用“瓦熘”与黄泥水制造白砂糖的先进技术。 此时,大明的白砂糖已经和茶叶一样,闻名全世界,畅销各地,供不应求了。 可以说,如今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对糖的渴求都是无止境的。 所以,朱媺娖利用后世技术大开糖厂,利用郑家的渠道卖白糖,绝对能大赚。 郝光明提出此事,算是对之前朱媺娖让他想办法帮大明国库增加收入的重要补充。 次日,郑芝龙进宫面圣,对这门生意表示了一百个同意。 郑森不理庶务,对卖糖有多赚不太清楚,可郑芝龙却是很清楚的。 对朱媺娖提供的“后世技术”他也十分期待——如今的白糖生产虽已颇为高效,但仍供不应求。如果能开一个能大量、高效生产的糖厂,银子岂不是哗哗的来? 阁臣们及户部、财政部官员,对此事同样万分支持。 他们原本看着如今朝廷每年上亿两白银的花费,就瞅着该怎么开源节流呢,如今有一门大赚的生意可以做,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至于说与民争利···现在敢再朝堂上拿这个词来说事的,都不用朱媺娖开口,就会被其他大臣怀疑别有用心,给喷死。 最终,在朱媺娖的坚持下,大明皇室、大明朝廷、郑家签订了一份正式的三方合同,并为即将诞生的公司取名为“大明糖业公司”。 确定了此事,朱媺娖心情大好。 得知李定国已经来到了南京,并休息了一日,朱媺娖便于这天下午召见了他。 “臣,李定国,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还是李定国在朱媺娖登基后第一次拜见,故行大礼参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