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便是黄道周这位儒学宗师都不例外。 没办法,进入内阁,见识到如今大明每年巨大的财政支出,没人不想着怎么搞钱。 搞不到足够的钱,其他不说,百万新军每年的军饷都没着落。 此前新军待遇有多好,朝廷发不起军饷后,将士们的心理落差便会有多大。倘若百万新军因欠响对朝廷不满,产生***,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何况军费支出只是朝廷财政支出的一方面,其他如战后各省民生恢复、治理河道、官吏薪俸、教育经费,等等方面,哪个不需要钱? 既然成为阁臣,儒学文宗也得谈钱言利。 因此,阁臣们交流了下眼神后,便不再提出异议,定下了铸造铜钱、银元之事。 铜钱名字不需要想,肯定是叫做昭武通宝。 至于银元,朱媺娖准备参照后世的一些经验,只铸造两种:一元与十元。 铜钱则依照大明惯例,只铸造一文小钱和十文大钱。 散会后,已经临近中午,朱媺娖便回到竹林老宅吃午饭。 饭后,郝光明跟朱媺娖坐在桌旁边喝茶边聊天。 「你们大明需要的银元、铜钱铸造技术,以及用我们这边机器、材料制造母版的事,都已经搞定了。 半月内,东西就能送到这边来。到时候你带过去,大明就能铸造新钱了。」 朱媺娖听了略有点诧异,「这么快,可靠吗?」 郝光明笑道:「有什么不可靠的?我跟人家说,我是明史的狂热爱好者,还准备冒充技术类up主拍个铸币相关的彷纪录片视频,又把要求提了。 人家二话没问,表示七天之内就能搞定。是我要求精益求精,尽量做到最好,人家才说十天内搞定的。 算上邮递时间,半个月拿到手已经不算长了。你知道的,我们这边买东西一般几天就能送货到家。」 免费阅读.. /91/91469/21113989.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