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天后。 王相武通知徐佑,数据已经跑完了的消息。 徐佑来到王相武的实验室,取回了移动硬盘。 “运行得挺顺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你回去再检查一下,如果有问题的话,那就只好等下一次我们再用到超算的时候了。” “好的,麻烦老师了。” 徐佑知道,这些程序都是楼嵩针对特定的系统,精心优化过的,而且也进行了多次的测试,基本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在这之后,徐佑也马上在四人小群中,通知了大家这个消息。 四人也都对此非常期待,约好晚上一起来实验室。 晚上,四人按照约定时间,在实验室中相聚。 见到徐佑和徐佑带回的几块移动硬盘,大家都是十分期待的表情。 “这速度可以啊,这么快就跑完了啊。这要是用普通计算机,不知道多少天才能处理完这些数据。” “那当然了,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差不多是普通计算机速度的100万倍了。两者之间完全就没有可比性啊。” “好了好了,我们一起看一下处理完的数据吧。楼嵩,交给你了。” “嗯!” 楼嵩先是将第一个移动硬盘,连接到了电脑上。 简单的说,超算所跑的程序,就是在之前天文台接收到的各种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筛选出与吸积耀斑相关的部分,并将其在模型中展现出来。 因为所有的数据量特别大,而吸积耀斑即使真的存在,出现的时间也极短。 因此,这个过程,就好比大海捞针一般。 但如果利用超级计算机,达到百万倍于普通计算机的速度,这样的计算便成为了可能。 楼嵩在电脑上熟练的操作着,很快将数据和建模软件联系到了一起。 “现在就等数据同步了。如果真的有吸积耀斑的话,那么在这个模型中,就会出现红色的斑点。” 此时,在电脑上,出现的是太阳系的模型图。 在这个模型图上,不仅包括太阳和八大行星,同时也包括那几颗因为-X而使轨道受到影响的天体轨道,以及-X的理论轨道。 为了更容易观察,楼嵩先将-X的理论轨道隐藏了起来。 只要在模型中出现红点,就代表这个位置是出现过吸积耀斑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