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先生,波斯和华国的安保级别,可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我们要是做得太明显的话,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不用顾虑这么多了。那个年轻人对我们的威胁实在太大了,而且我们并不知道,他在背地里有没有做什么更可怕的事情。只要做得干净一点儿,不至于会留下什么痕迹的。大不了,就把锅甩到他们自己人的身上。” “好的,先生,我知道了。” …… 高温超导电缆的建设工作,徐佑并没有参与进来。 有专业的人负责这些工作,徐佑并不需要对此太过担心。 这段时间来,徐佑的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对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构想之中。 无论是使用常规方法,还是另辟蹊径。 有些问题,肯定是逃不过去的。 比如说,寻找到更好的材料,去承受高强度的核聚变反应。 目前为止,市面上的任何一种材料,都远远无法承受,长时间剧烈核聚变反应,所造成的超高温度等恶劣条件。 也只能对反应物进行约束,以避免反应物与任何物质发生接触。 在现有的技术下,尚无法长时间的对反应物进行约束,因此也只能进行较短时间的核聚变反应。 “即使找到性能更好核反应容器材料,对于目前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来说,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啊。”徐佑感叹道。 可控核聚变装置,就像是一个“人造太阳”一样。 容器材料的耐热能力更强,肯定是我们想要的。 但相比之下,对于反应物的约束,却是更重要的一个因素。 如果能够使用一种强大的力量,将反应物死死的控制在容器的中间,让反应物能够一直与容器保持一定距离,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对容器材料的要求。 目前我们使用的约束方式,主要是磁约束。 可是,现有使用磁约束对反应物进行约束的装置,为了不损毁容器材料,需要让聚变等离子体的密度非常低。 这样的结果是,无法长时间维持反应,输出的电力也会低于输入电力,并无法作为能源使用。 徐佑觉得,在对反应物的约束方式,必须要做出重大的改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