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实验室内的各项仪器、设备都非常的齐全,可以更好的进行核聚变的模拟。 林诗虽然在核物理上经验不多,但因为林诗是这种拓扑超导体的发现者,并且观察到了这种物质的一些特殊性质。 对于这种物质的性质,林诗要比徐佑更加熟悉。 因此,徐佑也一直把林诗带到了身边。 经过探讨之后,大家一致决定,先对第二种方案进行设计,即不使用原装置的磁铁,完全依靠内部等离子体的磁场进行磁约束。 只有把等离子体自己的磁场弄清楚,才有可能进行之后的磁场叠加。 通过模型的构造、仿真的优化、目标函数的选取等工作。 徐佑终于搞清楚了这种等离子体内部磁场的规律,并基于此,设计出了新装置的方案。 在仔细看过徐佑的新方案,并与徐佑进行充分的交流之后。 邓福也对这个新方案充满了期待。 “徐教授,我觉得我们是时候,再召开一场新的会议,一起讨论一下了。” “没错。如果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可以准备建造这种新的可控核聚变装置了。” 除了蓟大的核物理实验室之外。 还有很多其他院校的重点实验室,也参与到了这次的项目之中。 尽管徐佑对于自己的设计充满信心。 但这毕竟是一个有很大风险的项目,肯定是需要更多专家的共同商讨的。 …… “又要开会了?” 收到核聚变项目组的会议通知后,陈平秋自言道。 因为高温超导项目所取得的成绩。 陈平秋在华夏的科研界中,有了更高的地位。 这一次的可控核聚变项目中,陈平秋也是作为材料部分的研究员之一,受邀加入到项目之中。 这种级别的会议,陈平秋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这个电脑……怎么又有点卡了?” 陈平秋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自己的电脑突然出现了间歇性的卡顿现象。 即使是清理了几次电脑空间,这种现象也没有得到好转。 因为电脑中存在着大量的机密文件,陈平秋并不敢随便找人来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