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徐佑的问题,他们必须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经过一番详细的交流之后,徐佑基本了解了整个情况。 “等一下!” 这时,徐佑突然想起了什么。 之前,在与黄思白的谈话中,黄思白与徐佑说过一些芯片制造工艺上的技术。 而其中的一项技术,正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 从华芯国际回来之后,徐佑便通过伏龙科技,联系到了黄思白。 “黄工,还在伏龙科技的总公司吗?” “在的,徐教授,您有事情找我?” “嗯,想跟你交流一项技术。有时间的话,方便来蓟京大学一趟吗?” “方便方便,正好我现在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我一会儿就可以过去。” “好的,我在学校等你。” 和上一次一样,这次黄思白依然表现得非常的积极,没过多久便来到了蓟京大学。 “黄工,我记得之前,你说过有一种芯片制造平台,可以解决集成器件折射率对比度低、器件尺寸大的问题来着。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吧?” “我想想……对,前一阵子我是跟您说了一下这个事情。通过晶片的智能切割技术,是可以解决这个一问题的。” 接下来,黄思白详细的和徐佑讲解了一下,具体新平台的构建方式,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结合晶片键合技术和晶体离子切片技术,可以制备单晶铌酸锂薄膜,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制造出高折射率对比度的铌酸锂波导,以提升器件性能,并缩小其占用面积……” 徐佑认真的听着黄思白的讲解,同时在脑海中尝试着模拟对应的场景。 “黄工,有一些具体的图像之类的资料吗?” “徐教授,今天我来的有些急,没有随身带相关的资料。这样,等我回去之后,我再把资料整理一下,跟您发过来吧。” “好的,那就麻烦黄工了。” 因为目前得到的资料还不够详细,徐佑还不能准确的在自己的大脑中,模拟出对应的场景。 以徐佑初步的分析来看,同样的平台,想要直接用于生产新型光量子芯片,很可能还是无法完全适配的。 但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做出一些修改和优化的话,是很有希望彻底解决问题的。 第(2/3)页